新化县

  • 发布时间:2010-08-11 15:28
  • 保护视力色:
  • 收藏

  地理位置 

  新化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西、娄底市西部,盘依雪峰山东南麓,资水中游。地处北纬27°31′-28°14′,东经110°45′—111°41′。东北至东南与涟源、冷水江市交界,南至西南与新邵、隆回为邻,西至西北与溆浦县接壤,北与安化毗连。总面积3567平方公里,占全省面积的1.69%,占娄底市面积的43.94%。土地总面积535.07万亩,其中:耕地面积72.68万亩,林地面积286.08万亩,可垦面积25.46万亩,宜林面积11.48万亩,河流面积35.63万亩,茶果面积6.05万亩,其他面积97.69万亩。地貌属山丘盆地,西部、北部雪峰山主脉耸峙;东部低山或深丘连绵;南部为天龙山、桐凤山环绕;中部为资水及其支流河谷,有江河平原、溪谷平原、溶蚀平原三种,系河流冲积、洪积而成,大多在海拨300米以下。整个新化位于亚热带中部,典型的地带性土壤为红壤。总人口130万。  

  (一)文化灿烂。梅山文化,是中华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湘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据湖南考古发现,约在九千年前,围绕洞庭湖之湘、资、沅、澧四水流域生活的先民们,已经以原始农业为基础,形成了农耕文化的雏型。春秋战国时期,湖南归入楚国,中原文化融合当地文化,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湘楚文化。至秦,湘楚文化同各地的文化进一步交流,使湘楚文化发展得更加辉煌灿烂。在漫长岁月中,聚居在这里的“梅山峒”人,凭借雪峰山和资水的险阻地势,自为生理,“旧不与中国通”。直到北宋开发梅山置县之后,汉文化不断注入,徭、苗、汉民族逐渐融合,梅山文化渗透外来的中原文化、湘楚文化,不断形成自己的地方特色,为灿烂的中华文化增添了光彩。 

  (二)民风淳朴。新化历以诚信为处世之本。因其  诚,故不为人所戒惧而乐与之交;亦不因贫穷而弃义,不为过失轻易责人,世称新化人“好客”、“朋友多”。每逢客人来访,主必迎于门外。人室后,要泡茶敬烟,谊重者还要留餐留宿。客出主送,道以“招待不周”、  “好走”、“再见”等词。每逢喜庆,必设宴以迎亲朋。入席时,讲究座位,要请长辈或贵客坐“上席”,席间频频敬酒敬菜。新化人平时交往亦诚而有礼,路遇亲朋,必点头或握手,相互招呼问候。走路要让长辈走前,平时不直呼长辈姓名。亲朋家遇病痛之事,必登门慰问。逢婚嫁、寿辰必登门祝贺;遭丧事,必亲临吊唁。新化人在外亦宽和大度,互助友爱,乐善好施。在经济活动中,重名誉,讲信用,童叟无欺。梅山人性之美,无处不存。 

  (三)民族和睦。宋代以前此地多为瑶族,汉称“长沙蛮”,隋称“莫徭”,建县后此民族大都移民外地,北宋置县后,境内有主客户之分。主户即地方土著,客户即从外地迁入的汉族。据县内58个姓氏的宗族家谱查证,有54个姓氏的始祖,先后于五代后唐、宋、元明等朝代从江西、安徽、浙江、湖北、河南及湖南其他各县迁至新化,其中从江西迁来的最多。除汉族外,据1990年苷查,全县还有18个少数民族,计354人,占全县总人口的0.02%,具体指蒙古族、回族、布依族、朝鲜族、满族、侗族、瑶族、土家族、普米族、苗族、彝族、壮族、傣族、黎族、傈僳族、水族、纳西族、毛难族,少数民族较多的区镇是城关镇、西河镇、燎原区,其次是芦茅江煤矿。汉族与少数民族人民和睦相处,互为婚配,有些家庭属民族混合户,据1989年统计,当时民族混合户共有167户,653人。 

  (四)气候温和。新化县地处湖南中部,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。四季分明,但春温多变,寒潮频繁,4月份极端最低气温2℃,3、4两月历年平均有6.9次冷空气影响。历年5月中、下旬出现低温天气,影响早稻分蘖繁育。气温35t以上天数,平均每年23.4天,最多的1963年有49天。“倒秋”阴雨天多,气温低,9月份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20℃,平均出现于9月26日。地面温度年平均19.0℃,比气温高2.2℃,其变化趋势与气温基本相似。一年最低月在1月为5.8℃,最高月在7月为32.8℃,温度越高与气温差值越大。境内常年降水颇丰,县内各地年最大值2,008。9毫米,最小值09.5毫米。但时空分布不均,雨量多集中于春末夏初。县内年降雨量大于或等于1,300毫米的保证率。境内全年日照925.3-1,892.5小时,平均1.488.0小时,日照率34%。以7、8月最多,分别为227.9和221.9小时。11月~3月均少于100小时,最少的2月仅61.2小时,其它各月均在100-160小时之间。无霜期280天。 

  (五)资源丰富。1.旅游资源:在新化,旅游资源星罗棋布,丰富多彩,其丰度、晶位及开发条件居于全省前列,主要特征表现为数量多、种类齐、品位高、结合优。全县共有地文景观、水文景观、古迹遗址、宗教历史文化、动植物、民俗风情、休闲等7个类别的近200处旅游景点景区,其中一级资源11处。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、梅山龙宫、紫鹊界梯田和以蚩尤为代表的梅山地方文化资源。 

  ①自然资源丰富。如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,位于新化北部,2002年11月经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评审委员会正式审批为国家级森林公园。公园东西长27.5 km.南北宽12.5km,总面积7623公顷。公园境内,有湘中最高峰——九龙峰,诲拔1622米,山体高大雄伟,轮廓分明,云缭雾绕,气势磅礴;有驰名全国的中华银杏王;中国最高的马尾松;有直径1.5米左右、高不到2米的千年株儒树群;有2000公顷原始次生阔叶林,广泛分布着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物种资源,享有“南方动植物博物园”之美誉。境内溪流风光秀丽如画,飞瀑多姿多彩,山、水、林、岩相得益彰,森林小气候得天独厚,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。乾隆皇帝私访江南时在大熊山留下了“十里屏开独标清胜,熊峰鼎峙半吐精华”的名言。梅山龙宫,位于我县的油溪乡,与大熊山的九龙峰、九龙池一脉相通,洞道全长2276.1m。其中地下河长854.5m,上层旱洞长1076.4m,崩塌大厅长225m,文洞长120m。洞内景观丰富多彩,既有大量发育、广泛分布的流石景观,又有美不胜收的石笋、石钟乳等景观,还有千变万化的断面形态和蚀余小形态景观。油溪河漂流,地处我县的吉庆镇,漂程12km,其中有8km峡谷,36个潭,48面滩,39回湾,水流量达8㎡/秒。其漂程、水量、落差及其两岸危崖高耸、峭壁对峙的风光等完全具备了优良的漂流条件,被誉为“江南峡谷第一漂”。紫鹊界梯田,位于我县的水车镇,遍布于海拔500米至1000余米的几十个山头,层层叠叠,连绵起伏,辗转盘旋。它规模之大,数量之多,形态之美,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极为罕见。除以上四大景区之外,还有地处城东梅苑开发区的狮子山公园,依水傍水,园内山青水秀,环境优美,历史传说,神奇动人,被誉为梅城”绿岛”;有古台山森林公园,主峰诲拔1512米,山顶为高原丘岗地,形似鼓,故名鼓台山,公园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,奇峰异石林立,并有擂鼓堂、香炉岩、神仙洞等景点及其神奇传说;有琅塘境内的苏溪湖,水域有大小岛屿50多个,座落有致,风光宜人,素有“小千岛湖”之称;游家镇境内的十指山,风光独特,酷似两拳紧握,十指蓄力,山上的水、石、坡、林,清新别致,令人神往;荣华乡境内的白龙飞瀑,全长250米,因势陡水急,飞流直下,状若白龙,蔚为壮观。如此等等,山水奇观,比比皆是,不胜枚举。 

  ②地方文化独特。一是蚩尤文化。经过多方面专家学者的考证,梅山是苗瑶民族始祖蚩尤的故里,大熊山是蚩尤出生地。《史记》记载,删多年前蚩尤与黄帝交战,“黄帝杀蚩尤于黎山之上”,黄帝杀蚩尤后,乘胜追击,围剿蚩尤的根据地大熊山。所以仿舆览脚中记载有“昔黄帝登熊山”,如今的大熊山林场扬部所在地99古地名就叫“蚩尤屋场”,大艄山至今仍留有蚩尤坪、蚩尤屋场、春姬坳(相传春姬是蚩尤之妻)等遗址。二是梅山文化。梅山文化源远流长,是荆楚文化的重要分支。梅山宗教、梅山歌谣、梅山武术、梅山饮食、梅山服饰都各具特色。梅山历史遗存很多。具有古代、近代女化色彩的古迹如梅山寺、梅公殿、熊山古寺、西云山寺、八仙庵、西团书院、文昌阁等都是难得的人文景观。梅山人才辈出、人文荟萃。辛亥革命风云人物陈天华、谭人凤,爱国将领方鼎英,教育家、社会学家成仿吾,华夏名将陈正湘,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等,他们或有史传巨著、或有故居、遗物留在县境。三是紫鹊界梯田女化。紫鹊界梯田是人与自然的伟大杰作,是居住在这里的苗、瑶、侗、汉等多民族历代先民共同的劳动结晶.其独特的耕作方式和天然的灌溉系统在稻作文化中独具特色,是山地渔猎文化与稻作文化揉合的历史遗存,也是梅山地域一处突出的标志性文化景观。新化电视台、《娄底日报》、重庆电视台、中央四台都相继对紫鹊界梯  田做了专题报道,其影响逐步扩大,旅游产业化开发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。 

  2.矿产资源:新化县境内发现矿物36种,可开发的有26种。 

  金属矿  铁矿:主要为外生矿床沉积型,也有内生矿床热液型,储量在2,000万吨以上,产于中泥盆系跳马涧组紫红色砂岩中的有赤铁矿。分布在洋溪、炉观、横阳、白溪、圳上、茶溪、温塘等地,产于下石灰系岩关阶邵东段的为菱铁矿、褐铁矿或含铁矿岩1~2层,厚1-2米。分布在青山、东岭、游家、白岩乡及其它各地此一地层中。锰矿:分布在西部山区和中东部,同二迭系煤层毗连,品位不高。锑矿:分布在山溪、海龙、云溪、大石、古台山等地,储量55万吨以上,品位0.4—60%之间,海龙乡庵堂冲和山溪乡龚家湾,极有开采价值。铜、钨、镭、砷矿:分布在大田乡、杨家山一带,储量:氧化钨约8,000吨,铜矿2,000吨,锡矿800吨,砷矿6,000吨,且富集金、铌、钽等元素。铅锌矿:分布在新塘、天龙山花岗岩与灰岩的接触带中。金矿:已经发现脉金(原生金矿)和砂金,分布在大田、云溪、古台山、天门、长峰、五溪、奉家等地震旦系含金石英脉中。非金属矿  煤炭:县内含煤地层为下石炭系大塘阶侧水组和上二迭系龙潭组,储量3.05亿吨,其中无烟煤1.79亿吨,烟煤0.26亿吨。侧水组分布于晏家、温塘、车田江、白岩、坪溪、桑梓、鹧鸪、水江、小洋、燎原、枫林、潮水、化溪、天龙山、北渡、科头、白塘、石新、乌石、游家、栗山、白沙、太阳、松山、坐石、晨光、油溪、邓家、青实等地。龙潭组为烟煤。分布在枫林、桑梓、水江、晏家、车田江、茶溪等地,即向斜构造的轴部或两翼。石墨矿:分布在天龙山,产于花岗岩与侧水组煤系接触带附近,为隐晶质石墨,矿体呈层状,有主矿2层,分别厚1.12米和2.68米,储量约20万吨,含固定碳76~90%。高岭土矿:俗称白胶泥、瓷土,属粘土岩。分布于天龙山、四都、锡溪、水车、大同、大田、双林等地,储量750万吨。硅石:分布在太平铺、龙通等地,含硅94-98%。石膏:分布在温塘、燎原等地,以温塘镇杨家山所产为最佳,埋藏在距地面300米以下,储量4亿吨。陶土:分布在化溪、何思、青实、太阳、邓家等地,储量8,000万吨,以青实青龙湾所产为最佳,制陶历史近300年。花岗岩:分布在天龙山、四都、水车等地。储量10亿立方米以上,成价钾长石31%,钭长石28%,黑云母8%。大理石:分布在天龙山地,储量200万立方米。滑石:分布在天龙山、化溪等地。滑石含量30-40%,白溪、祟山等乡有黑滑石,石质细腻,温润如玉,可做工艺美术。重晶石:分布在荣华、龙通等地,储量5万吨,含硫酸钡80-90%,属一、二级矿石。灰绿岩矿、玄武岩矿:分布在云溪等地,储量3亿吨,可开采的5,000万吨,可做衬板、岩棉等。海泡石:分布在白溪、祟山、吉庆等地,储量1.2亿立方米,含量19—24%。硫磺矿:分布在栗山、茶溪等地。磷矿:分布在新塘、长峰等地,晶位10—28.64%,并含钒、银、铜、镍、钇、镧、锑等元素。 

  历史沿革 

  (一)建置沿革:新化县在周时为荆洲之域,春秋时属战国楚地,秦时属长沙郡,汉时屑长沙王国益阳县。宋神宗熙宁五年置新化县,隶属邵州。南宋宝庆元年改邵州为宝庆府,新化属宝庆府。元时属宝庆路,行政长官称县尹,明清时屑宝庆府,行政长官称知县。辛亥革命后,民国3—10年(1914~1921)属湘江道,民国27~387(1938~1949)属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,行政长官称县知事或县长。1949年8月12日,国民党政府县长伍光宗起义,人民解放军147师进城,新化县城解放。8月18日,147师奉命转移,国民党军队复进占县城。10月5日,解放军再次攻克县城,新化第二次解放。10月21日成立新化县人民政府,属邵阳专区,行政长官称县长。1977年10月属涟源地区。1982年6月涟源地区更名为娄底地区,属娄底地区。从1999年7月后,娄底地区改为娄底市,新化属娄底市,县人民政府驻上梅镇,2005年元月,县委、县人大、县人民政府、县政协整体搬迁至梅苑经济开发区。

  (二)组织机构:解放初,新化县即建立区、乡、村、闾基层政权,1950年11月,全县共13个区,248个乡镇,1951年10月,将第八区坪上等18个乡、第九区龙溪浦等12个乡和第四区田心等4个乡划入新邵县,将第十区罗洪等20个乡、第十一区水车等13个乡划入隆回县,1952年再次调整为21区,545乡、3镇,1953年5月,撤销十九区,将江东等11乡划归溆浦县,留下大坪、铁炉2乡入第十二区,长峰乡入第六区。同时,隆回县第六区除福田、麻罗2乡外,水车等12乡重归新化,顶名第十九区。1956年撤区并乡,设办事处,1957年撤办事处设基点乡和城关镇,1958年9月,除保留城关 

打印本页 我要纠错 返回顶部 关闭本页